NEWS

新闻中心

以用户需求和科技研发驱动创新,推动行业进步

双向交流电源谐波抑制功能

来源:行业资讯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2     点击数:     热门:深圳斯康达

图片.png  

  谐波污染会导致电网损耗增加、设备发热加剧甚至引发谐振故障,因此双向交流电源的谐波抑制功能是其接入电网的核心技术要求。该功能通过硬件滤波、软件补偿及拓扑创新等多维度技术实现,旨在将注入电网的谐波限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
  硬件抑制技术

  多级滤波架构

  初级 LC 滤波:采用低 ESR(等效串联电阻)电容与高饱和特性电感组成一阶或二阶滤波器,可衰减 20-30dB 的开关频率谐波(如 10kHz 开关频率下,20 次谐波幅值从 10V 降至 1V 以下)。

  次级有源滤波:基于电流闭环的 APF 模块实时检测谐波电流,通过逆变器产生反向补偿电流,对 5 次、7 次等主要谐波的抑制效率可达 90% 以上。某 15kW 电源实测显示,APF 投入后 THD 从 4.5% 降至 1.1%。

  新型拓扑应用

  多电平逆变器:三相 H 桥级联多电平拓扑可将输出电压谐波含量降低至传统两电平拓扑的 1/3。例如,5 电平逆变器的 THD 通常<2%,而两电平拓扑为 5%-6%。

  软开关技术:采用 LLC 谐振或移相全桥软开关结构,可降低开关损耗并减少 du/dt/di/dt,使开关谐波频段从 10kHz 拓展至 100kHz 以上,便于后续滤波处理。

  软件补偿策略

  谐波预畸变算法:在参考波形中注入与预测谐波相位相反的补偿量,实现 “前馈抑制”。以 3 次谐波为例,通过检测电网电压中的 3 次分量,在调制波中叠加 - 5% 的同频信号,可使输出电流 3 次谐波含量降低 60%-70%。

  自适应谐波检测: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 i_p-i_q 算法,可实时分离基波与谐波分量,计算速度达微秒级,适用于动态负载场景。实验数据表明,该算法在负载突变时(如从 0 到满载阶跃),谐波抑制响应时间<10ms。

  标准符合性与应用场景

  在并网模式下,双向电源需满足 IEEE Std 519-2014 对谐波注入的限制(如 12 脉波整流器接入时,奇次谐波电流≤3.0% I_n)。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,某双向充电机通过谐波抑制技术,将注入电网的 5 次谐波电流从 4.2% I_n 降至 1.1% I_n,满足 GB/T 29307-2012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要求》。而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场景中,谐波抑制功能可提升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,减少谐波谐振风险。


推荐阅读

DCDC 变换器输出电压测试

直流电子负载与上位机通信设置

充电桩绝缘电阻检测方法

欢迎来到斯康达
欢迎来到斯康达
在聊天开始前,请留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  •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