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新闻中心

以用户需求和科技研发驱动创新,推动行业进步

OBC 充电协议测试

来源:行业资讯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1     点击数:     热门:深圳斯康达

  1-20032116123W63.png

  OBC(车载充电机)充电协议测试是确保电动汽车与充电桩高效、安全通信的核心环节,需覆盖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全协议栈验证。物理层测试重点验证 CAN 总线信号完整性,通过示波器捕获差分电压波形,确保显性电平(≤0.5V)和隐性电平(≥2.5V)的跳变时间控制在 1μs 以内,信号边沿无过冲(峰值≤5V)。某测试机构数据显示,70% 的充电中断故障源于物理层的信号衰减,因此需在 100m 线缆传输下验证信号幅值保持率≥80%。

  应用层协议测试需兼容 GB/T 27930、CCS、CHAdeMO 等主流标准,通过自动化测试平台模拟 300 + 种充电场景。例如,模拟充电桩突然断电时,OBC 应在 200ms 内触发急停指令,同时 CAN 报文发送间隔维持在 10ms±1ms。协议一致性测试还包括握手时序验证,要求充电桩与 OBC 的 SOP(Start of Power)报文交互延迟≤500ms,否则会导致充电中断。某车企通过搭建虚实结合的测试环境,将协议兼容性问题检出率提升至 99.6%,充电失败率从 3% 降至 0.5% 以下。

  安全机制测试是协议测试的关键,需验证过载保护、绝缘监测等报文的响应逻辑。当充电桩发送过压报警帧(0x1806E5F4)时,OBC 应在 50ms 内切断主回路,并反馈故障代码(0x0501)。通过注入错误报文(如 CRC 校验错误),测试 OBC 的容错能力,要求连续 1000 次错误注入后仍能正常通信。此外,加密协议测试需验证 TLS1.3 握手过程,确保充电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防篡改能力,密钥更新周期符合 ISO 15118 的安全要求。


推荐阅读

充电桩检测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有哪些?

OBC 车载充电机效率测试

移动充电桩便捷性检测

欢迎来到斯康达
欢迎来到斯康达
在聊天开始前,请留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  •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