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新闻中心

以用户需求和科技研发驱动创新,推动行业进步

OBC 快速充电模式测试

来源:行业资讯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3     点击数:     热门:深圳斯康达


1-20052Q1542Ha.jpg

OBC 快速充电模式测试需验证其在高功率(≥60kW)下的充电效率、热管理和安全冗余,是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落地的关键验证环节。效率测试覆盖 5%-100% SOCState of Charge)区间,采用功率分析仪(精度 0.1 级)测量网侧输入与电池侧输出的功率差,要求 90% 负载点的转换效率≥95%(符合 DOE 效率标准)。某 65kW OBC 80% SOC 时,通过优化 LLC 谐振拓扑的开关频率(100-300kHz),将效率从 93.5% 提升至 96.2%,每小时减少 2.1kWh 的能量损耗。

热管理测试模拟快充时的极端工况,在环境温度 45℃、充电电流 250A 条件下,通过热电偶阵列(采样点≥20 个)监测 IGBT 模块、电感等关键器件的温度。要求 IGBT 结温≤175℃,电容芯体温度≤85℃,散热风扇的启停逻辑符合预设阈值(如 80℃启动,60℃停止)。红外热成像显示,采用液冷散热的 OBC 在快充模式下,温度分布均匀性(温差≤15℃)优于风冷方案,可支持连续 4 小时的 1C 充电(电池容量 60kWh)。

安全边界测试验证快充模式的冗余设计,包括过流保护(响应时间10ms)、绝缘电阻监测(≥500Ω/V)等功能。当电池管理系统(BMS)发送降功率指令(0x2805F100)时,OBC 应在 100ms 内将输出电流从 250A 降至 100A,并保持 CAN 通信正常。通过模拟充电桩电压骤升(270V350V10ms 内),测试 OBC 的过压保护动作值(设定 380V±5%),要求连续 10 次冲击后无器件损坏。某车企的测试数据显示,经过 500 次快充循环(0-80% SOC)后,OBC 的输出电流精度偏差仍控制在 ±2% 以内,满足 GB/T 18487.1 的耐久性要求。

协议交互测试重点验证快充握手阶段的报文时序,要求 OBC BMS 的功率协商时间≤2s,充电参数(电压、电流)的调整响应时间≤500ms。当电池温度超过 45℃时,OBC 应根据 BMS 的报文(0x300A00F1)自动降低充电功率,且功率变化率≤5kW/s,避免电池极化加剧。此外,电磁兼容(EMC)测试需在快充模式下验证辐射骚扰(30MHz-1GHz),满足 CISPR 25 Class 5 标准,确保对车载雷达、导航系统无干扰。

 


推荐阅读

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稳定性检测

DCDC 短路保护测试方法

智能充电桩通讯功能检测

欢迎来到斯康达
欢迎来到斯康达
在聊天开始前,请留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
  • *
  • *
  • *
  •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