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池包能量密度检测计算需兼顾单体电池特性与系统集成效率,分为体积能量密度(Wh/L)与质量能量密度(Wh/kg)两类指标。检测前需通过高精度充放电设备(电流精度 ±0.1% FS)对电池包进行全生命周期循环测试,记录额定容量(Cn)与实际能量(E=∫U×I×dt,积分区间为 0~100% SOC)。质量能量密度计算需精确称量电池包总质量(含壳体、BMS、冷却系统),用实际能量除以总质量,例如 60kWh 电池包总质量 500kg,其质量能量密度为 120Wh/kg。
体积能量密度计算需采用三维激光扫描(精度 ±0.1mm)获取电池包外轮廓体积,扣除冷却管路、线束等非储能部件占比(通常≤15%),得到有效储能体积。例如,电池包总体积 400L,有效体积 340L,实际能量 60kWh,则体积能量密度为 176.5Wh/L。检测标准需参考 GB/T 31484-2015,在 25℃±2℃环境下,以 0.33C 倍率充放电,连续 3 次循环取平均值。需注意的是,能量密度会随循环次数衰减,通常以 80% 容量保持率时的能量密度作为考核指标,例如某电池包初始能量密度 160Wh/kg,循环 1000 次后降至 128Wh/kg,需在计算中注明衰减曲线。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