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充充电桩的效率直接影响能耗与运营成本,其检测流程需依据 GB/T 18487.1-2015 及 IEC 61851-1 标准,涵盖多个测试点与环境条件。
检测前需进行设备校准与准备:将充电桩接入可调负载(精度 0.1 级),电网输入端连接功率分析仪(采样率 10kHz),输出端安装直流钳形表(误差≤0.2%)。环境温度控制在 25℃±2℃,相对湿度 45%-65%,电网电压稳定在 220V±1% 或 380V±1%,频率 50Hz±0.5Hz。
效率测试点选择需覆盖典型工作范围: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10%、25%、50%、75%、100%,每种功率下测试 3 次,取平均值。对于额定功率 60kW 的充电桩,测试点包括 6kW、15kW、30kW、45kW、60kW。测试时,充电桩需工作在恒压恒流模式,记录输入有功功率(P_in)与输出直流功率(P_out),效率 η=P_out/P_in×100%。
特殊工况测试不可忽视:在输出电压上限(如 750V)与下限(如 200V)时,分别测试额定功率 50% 的效率;在环境温度 40℃与 - 10℃时,测试额定功率下的效率变化(允许偏差≤2%)。此外,需检测待机功耗(≤15W)与转换效率(从待机到满负荷的切换时间≤3 秒,效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 98%)。
检测结束后生成效率曲线,要求在 25%-100% 负载范围内,效率≥92%,其中 50%-75% 负载点效率≥94%。对于具备双向充放电功能的充电桩,还需测试逆变效率(直流转交流),在额定功率 50% 时效率≥90%。检测报告需包含各测试点数据、效率曲线及环境修正系数,确保数据可追溯。
推荐阅读